| 第1輯 | |
| 主題研討 | |
| | 鄉村糾紛中的國家法,民間法與村規民約:山東郜縣的房產和宅基地糾紛 / 張佩國 | 1 |
| | 中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的現狀與發展:以基層法律服務所為窗口 / 傅郁林 | 26 |
| | 意識形態還是政治現實:當代中國農村司法難以獨立的根源 / 賀欣 | 45 |
| | 臉面,暴力與國家不在場:鄂南陳村家事糾紛的關鍵詞 / 陳柏峰 | 60 |
| 政治場域 | |
| | 國家政策在農村地區實踐過程的理解社會學:以山東c縣農業特產稅徵收為例 / 劉岳, 宋棠 | 84 |
| | 治理,擺平與抗爭:湖北省陳村水事官的故事 / 楊俊凱 | 112 |
| | 鍾擺型政府:鄉鎮財政與政府行為:浙東涂鎮研究 / 蕭樓, 徐麗芳 | 134 |
| 社會之維 | |
| | 自治性村莊:關於徽州村莊的類型學研究 / 李遠行, 朱士群 | 150 |
| | 農村.農民在轉型中的社會風險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挑戰 / 錢運春, 周建明 | 165 |
| | 市場化改革與中國鄉村控制的變遷 / 單偉, 章奇, 劉明興 | 178 |
| 他鄉之石 | |
| | 患難相恤:論中國民間的自治與扶貧 / 牛銘實 | 190 |
| | 中國農民爭議與社會關係網的變遷:以內蒙古自治區a旗和湖北省b縣為例 / 阿古智子 | 200 |
| | 中國農村開發與村級領導能力:以北京市遠郊x村蔬菜交易市場為例 / 田原史起 | 213 |
| | "村落共同體"與鄉村變革:日本學界中國農村研究述評 / 鄭浩瀾 | 222 |
| 多元視角 | |
| | "秦腔"與鄉土中國敘事 / 李雲雷 | 229 |
| | 無地彷徨:小說"我們要結婚"和"神木"中的農村世界 / 魯太光 | 237 |
| 學術回聲 | |
| | 評村民自治研究的新取向:以"選舉事件與村莊政治"為例 / 應星 | 249 |
| | 村治研究的路徑與主體:兼答應星先生的批評 / 吳毅, 賀雪峰 | 259 |
| 第3輯 | |
| 主題研討 | |
| | 當代中國農民的依法抗爭 / 李連江, 歐博文 | 1 |
| | 當代中國農民的以法抗爭:關於農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 / 于建嶸 | 19 |
| | 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性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 / 應星 | 28 |
| | "權利-利益的結構之網"與農民群體性利益的表達困境:對一起石場糾紛案例的分析 / 吳毅 | 45 |
| 制度空間 | |
| | 被壓縮的放牧空間:呼倫貝爾市圖貴嘎查調查 / 王曉毅 | 64 |
| | 農村稅費改革後的中國縣鄉財政危機及其評價 / 武內宏樹 | 80 |
| 社會視角 | |
| | 鄉村醫生合病人滿意度:中國農村醫療保建狀況的考察 / 梁爽 | 98 |
| | 漢人社會輪養制度的規則與適應性變遷 / 馬威 | 107 |
| | 後鄧小平時代中國農村的權利結構和關係網絡:著眼基層的政治和社會力學 / 阿古智子 | 118 |
| | 勞動的異化:鄉村教師的日常工作 / 王丹 | 132 |
| | 困境與抉擇:河北省遷西縣尹莊鄉高峪村外嫁土地權益狀況及分析 / 劉韜 | 144 |
| 華中新秀 | |
| | 再造信仰空間:湘中兩處三仙觀的個案研究 / 符平 | 160 |
| | 農民馬拉松上訪發生機理研究:基於爺爺故事的討論 / 陳輝 | 185 |
| 學術歷史 | |
| | 一個時代的中國鄉村社會研究:1922-1952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論文的再分析 / 李怡婷, 趙旭東 | 261 |
| 第2輯 | |
| 主題研討 | |
| | 被收容者之死:當代中國身份政治的困境與出路 / 梁治平 | 1 |
| | 為權利而自殺:轉型中國農民工的"以死抗爭" / 徐昕 | 15 |
| | 不情願的反對者:在衝突與秩序之間:東南沿海栖村上訪案例研究 / 蕭樓 | 45 |
| | 死亡想象與道德建構:家事糾紛中農村婦女自殺的個案呈現 / 陳柏峰 | 59 |
| | 正式社會控制為何失敗:對雲南平縣拐賣婦女現象的田野調查 / 王啟梁 | 71 |
| 治理視野 | |
| | 民間組織資源與現代國家整合:農業稅改革後的農民問題 / 秦暉 | 87 |
| | 農民行動邏輯與鄉村治理的區域差異 / 賀雪峰 | 99 |
| | 澗村的圈子:一個客家村莊的村治模式 / 呂德文 | 119 |
| | 運動作為一種治理術:以晉陽公社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為例 / 常利兵 | 159 |
| | 政治參與視角下的集體上訪和村民自治:對當代中國農村參與和制度性變遷的個案研究 / 祁東濤 | 192 |
| | 經濟發展的文化戰略及其對中國農村治理的影響 / 歐挺木 | 224 |
| 田野探微 | |
| | 原初的跨社會及其在現代的命運 / 科大衛, 蕭鳳霞 | 240 |
| | 孫村的元宵:兼論集體儀式中的神人關係 / 吳重慶 | 250 |
| 學術縱橫 | |
| | 二十年農村政治研究的演進與轉向:兼論一段公共學術運動的興起與終結 / 吳毅, 李德瑞 | 261 |
| | 中國農村政治研究的現況與課題:農村政治行為者分析之探討 / 田原史起 | 275 |
| | 控制與和解:蕭公權的鄉村中國研究 / 丁衛 | 291 |
| 方法與討論 | |
| | 略論敘事在中國社會研究中的運用及其限制 / 應星 | 301 |
| | 二元敘事與土地改革:關於<<翻身>>,<<中國鄉村,社會主義國家>>的文本研究 / 行龍, 劉素林 | 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