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獻收集整理 | |
| | 漢唐時期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與研究 / 劉躍進 | 1 |
| | 在田野中發現歷史:地方文獻的搜集與解讀 / 趙世瑜 | 6 |
| | 從文學研究的角度淺談家譜文獻的整理編纂 / 陸林 | 8 |
| | 山西民間地方文獻的搜集 / 張正明 | 14 |
| | 地方歷史文獻存取、檢索的趨勢以及遇到的問題 / 沙其敏 | 19 |
| | 地方文獻質量建設實施原則的設計-以浙江省公共圖書館為例 / 袁逸 | 24 |
| | 建立地方志信息中心 促進地方志研究編撰 / 陸奇 | 30 |
| | 簡論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集與整理 / 劉亞南, 付俊 | 33 |
| | 新編地方志徵集渠道與經驗體會 / 龔烈沸 | 37 |
| | 地方博物館與地方文獻 / 劉德發, 喬繼軍 | 41 |
| | 淺談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正確定位與工作思路 / 范逸清, 張耘田 | 44 |
| | 溫州市圖書館地方文獻收集與利用 / 盧禮陽 | 48 |
| | 談談在地方文獻徵集中的幾點做法 / 王秀芬 | 53 |
| | 專業志收集工作的問題及思考 / 張捷 | 57 |
| | 浙江圖書館藏古、舊家譜概說 / 丁紅 | 61 |
| | 談蘭溪家譜的收集與利用 / 李彩標 | 66 |
| | 地方文獻在古籍整理中的作用-從編纂《全元文》說起 / 楊玉芬 | 70 |
| | 徽州文獻與《徽州文獻綜錄》的編纂 / 胡益民 | 73 |
| | 關於《海南地方文獻叢書》編纂旨趣、版本、體例以及質量保證等問題 / 周偉民 | 78 |
| | 淺談文史資料的整理與開發 / 徐蓉津 | 82 |
| | 簡述土族文獻的整理與利用 / 米海萍 | 86 |
| | 地方志纂修與地方文獻整理-以嶺南地區為例 / 羅志歡 | 91 |
| | 資料宏富 整理深入 檢索方便-《地方志人物傳記資料叢刊》述評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古籍影印編輯室 | 95 |
| | 地方文獻分類法論析 / 林岫 | 98 |
| | 地方文獻分類與著錄中有關問題分析 / 蘇文珠 | 102 |
| | 情報檢索主題語言在地方文獻中的應用 / 田紅 | 107 |
| | 編制館藏方志索引芻議 / 仇家倞 | 110 |
| | 縮微技術在地方文獻保護中的作用 / 朱梅君 | 114 |
| 地方文獻研究現狀 | |
| | 地方文獻之新觀念與新分析 / 林天蔚 | 119 |
| | 方志定位與自然生態環境-由清人方志定位談起 / 馮爾康 | 122 |
| | 地方文獻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幾個問題 / 易雪梅 | 124 |
| | 試論新時期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諸要素-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為例 / 倪俊明 | 128 |
| | 東北地方古文獻的跨國性問題 / 孟祥榮, 金恩輝 | 134 |
| | 寧夏地方文獻研究述評 / 黃秀蘭 | 139 |
| |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雲南地方文獻工作 / 胡立耘 | 143 |
| | 泰安地方文獻概述 / 呂芸芳, 張悅忍 | 148 |
| | 對近年來國內專志文獻發展的幾點看法 / 梁騏 | 152 |
| | 試論新方志應設立《文獻篇》 / 李季琨 | 155 |
| | 方志與家譜之比較 / 胡銀仿 | 158 |
| | 高校圖書館方言文獻資源建設導說 / 張嘉星 | 161 |
| | 譜牒三論 / 趙華富 | 166 |
| | 朝鮮族譜研究綜述 / 常建華 | 171 |
| | 試論族譜文獻中的家傳史料 / 廖慶六 | 179 |
| 地方文獻的社會作用 | |
| | 中國地方志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 / 來新夏 | 185 |
| | 經濟全球化下新方志文獻的編纂與利用 / 郭鳳岐 | 189 |
| | 地方志旅游資料的價值及其利用 / 林衍經 | 194 |
| | 浙江圖書館古舊地方文獻開發利用工作概述 / 李芳 | 199 |
| | 論地方文獻在地方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 顏萍 | 203 |
| | 深入開發方志資源 為創建邊疆文化大省服務 / 柳成棟 | 207 |
| | 西北地方文獻及其文化傳播功能 / 劉瑛 | 210 |
| | 《蕭山市志》開展調查研究的實踐 / 《蕭山市志》編輯部 | 214 |
| | 試論齊白石文化資源及其開發利用 / 梁小平 | 216 |
| | 編撰《中國家譜總目》 弘揚中華歷史文化 / 王鶴鳴 | 220 |
| | 淺議地方志家譜閱覽室的特色服務 / 吳維寯, 李建華, 郝瑞平 | 225 |
| 共建共享與數字化 | |
| | 知識產權與"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建設 / 方允璋, 謝水順 | 229 |
| | 地方文獻資源共享的必由之路 / 徐蘇 | 234 |
| | 試論地方文獻保障系統中專題數據庫之建設 / 張岩 | 238 |
| | 地方文獻數字資源共建共享的嘗試-首都圖書館"北京記憶"大型歷史文化多媒體資源庫建設工作簡介 / 韓朴 | 241 |
| | 地方文獻數字化淺說 / 楊志垣 | 244 |
| | 互聯網浙江地方信息資源現狀調查 / 姚宏偉 | 248 |
| | "數字方志"的建設情況及服務構想 / 肖禹, 王薈 | 253 |
| | 戰後臺灣官修方志的搜集、整理與數字化 / 宋美珍,陳宗仁 | 257 |
| | 論地方志工作信息化 / 過文瀚 | 262 |
| | 公共圖書館地方報刊篇目數據庫之建設 / 朱小燕 | 266 |
| 專題地方文獻研究 | |
| | 新發現的徽州文書與徽州學研究的新進展 / 王振忠 | 270 |
| | 大陸館藏臺灣早期方志的發掘與整理-以蔣毓英《臺灣府志》和尹士俍《臺灣志略》為例 / 李祖基 | 273 |
| | 江蘇方志中的清代婦女文獻 / 史梅 | 278 |
| | 《隋圖經》輯考 / 華林甫 | 283 |
| | 中國古代地方志之災異記錄 / 羅琳 | 294 |
| | 淺說國家圖書館分館所藏明清時期的山水志書 / 魯西奇, 石光明 | 298 |
| | 前清遺民與香港文獻 / 鄒穎文 | 301 |
| | 《重修使琉球錄》的刻本及其作者 / 王菡 | 305 |
| | 朱栴與《寧夏志》 / 薛正昌 | 309 |
| | 北京地方文獻的奇葩-論《妙峰山志》的民俗學價值 / 程佳羽 | 314 |
| | 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曹學佺《石倉全集》初探 / 陳慶元 | 318 |
| | 清代廣州十三行檔案的發掘 / 覃波 | 324 |
| | 從館藏苦雨齋藏書看周作人的鄉土情結 / 蘇健 | 328 |
| | 日本統治時期大連經濟概況的地方文獻分析-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滿鐵調查資料研究 / 劉延華 | 334 |
| | 舊版潮州歌冊研究述略 / 鄒珣 | 339 |
| | 李兆洛的修志活動與方志思想 / 吳澍時 | 344 |
| | 《八閩通志》芻議 / 耿素麗 | 348 |
| | 《[康熙]通州志》述評 / 劉家平 | 351 |
| | 文獻家張江裁及其"風土叢書" / 郝瑞平 | 354 |
| | 從地方文獻看近200多年皮山縣水系演變過程-兼論葉什勒庫勒即唐代系館河 / 鍾興麒 | 360 |
| | 臺灣與大陸張氏同根同源 / 張海瀛, 劉寧 | 364 |
| | 清朝前期客家海外移民的歷史文獻記錄-以梅州客家人為中心 / 魏明樞 | 372 |
| | 《文史資料》所收年譜資料及其價值 / 劉應梅 | 378 |
| | 湖南姓氏四說 / 鄒華享 | 381 |
| | 從謝氏族譜辨析"始祖"的含義及謝氏世系的單一性 / 謝金陵, 謝宗楷 | 384 |
| | 泉州家譜研究簡論 / 吳喬生 | 388 |
| | 金門族譜編修之回顧與展望 / 蕭永奇, 葉鈞培 | 392 |
| | 家譜中家範的法律作用與人情意味 / 石劍 | 396 |
| | 明清徽州家族文獻及其文化意義-以歙縣吳氏《沖山家乘》為例 / 汪慶元 | 401 |
| | 宋氏澶州晁氏著作考述 / 張劍 | 405 |
| | 陶淵明始家宜豐 / 凌誠沛等 | 410 |
| | 賈元三題 / 李勝 | 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