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學視野中的回族學:也談回族學的學科屬性和方法論 / 白友濤 | 1 |
| 論回族族源傳說的基本結構 / 哈正利 | 9 |
| 關於回族史研究的思考 / 翁乾麟, 宋銘華 | 15 |
| 回族學研究新視角:分子遺傳學和生物資訊學在回族學研究中的應用初探 / 謝小冬, 王希隆, 周瑞霞, 馬克君 | 19 |
| 中國回族與文化 / 李振中 | 24 |
| 試論回族歷史上的三次文化自覺 / 馬宗保 | 33 |
| 文化孤島的親和:回族地域文化親和論 / 馬廣德 | 39 |
| 論回族形成的外部壓力 / 白建靈 | 48 |
| 怛邏斯戰役與造紙術西傳:從文明交往視閾考察戰爭個案 / 馬明良 | 54 |
| 元代穆斯林族屬淺析 / 馬建春 | 58 |
| 近代回族皮毛貿易研究(1861-1937) / 袁紂衛 | 65 |
| 浙江回族伊斯蘭教之組織 / 郭成美 | 79 |
| 大同清真大寺明天啟二年碑文考釋 / 楊大業 | 84 |
| 回族文獻<熱什哈爾>的史料價值芻論 / 羅彥慧 | 90 |
| 伊斯蘭研究的幾點想法 / 丁宏 | 98 |
| 回族叫頃主忠君"政治倫理思想簡論 / 粱向明 | 104 |
| 論西安、南京、河州之於明清中國伊斯蘭教復興運動 / 楊志娟, 杜國雲 | 116 |
| 對王岱輿、劉智學術地位的再認識:致杜維明先生的信 / 楊懷中 | 122 |
| "天方之學"在中國:從王岱輿到馬堅 / 丁俊 | 127 |
| 論王岱輿關於儒家悖論之思想 / 李芳桐 | 134 |
| 試論<正教真詮>的伊斯蘭人道思想 / 金貴 | 141 |
| 試論<清真釋疑>的成書背景及寫作風格 / 宛景森 | 148 |
| 中阿"文明對話"折射出的友誼之光 / 李華英 | 154 |
| 伊斯蘭視野下的文明對話 / 艾哈麥德⋅阿爾⋅安薩里著, 金忠杰譯 | 163 |
| 回儒對話的實質:"宗教民族"與"文化民族"的碰撞和交融 / 沙宗平 | 174 |
| 消除文明對話的"暗礁"揚起和諧社會的風帆:當今國內媒體和出版物對伊斯蘭的誤解或曲解現象一瞥 / 敏文杰 | 183 |
| 全球化時代伊斯蘭經濟現代化遭遇的文化挑戰 / 馮璐璐 | 191 |
| 鑿通今古匯融東西:納斯爾教授的伊斯蘭哲學史觀述評 / 周傳斌 | 199 |
| 淺談穆罕默德⋅阿布杜的"存在神學"觀 / 馬福元 | 209 |
| 多元宗教的超越統一:弗里肖夫⋅舒昂的永恆哲學及其宗教多元論 / 李林 | 217 |
| 亨利⋅科賓對於穆拉⋅薩德拉的理解 / 赫曼恩⋅蘭德爾特著, 孫俊萍譯 | 231 |
| 關於中國伊斯蘭教"內部對話"問題的思考 / 談天 | 237 |
| 文化交流與社會和諧:伊斯蘭教與構建和諧社會問題斷想 / 張世海 | 242 |
| 對話、認同與身份協商:一個回回基督徒家庭引發的討論和思考 / 水鏡君 | 246 |
| 試論波斯語言文化宗教對印度與中國穆斯林社會的影響 / 王鋒 | 253 |
| 對中國城市回族社會空間演化的理論分析:兼與美國芝加哥市少數族群居住空間的比較 / 李德寬 | 259 |
| 大分散中族群認同的建構與社會整合:跨城鄉區域的回族社區之間的社會互動結構的人類學分析 / 楊文炯 | 272 |
| 城市化進程中回族伊斯蘭文化的調適和發展:以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為例 / 張建芳 | 288 |
| 南京回族社區的消失與回族文化傳承的思考 / 張成, 米壽江 | 298 |
| "爾買里"與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社區 / 高橋健太郎 | 304 |
| 阿拉善的"蒙古浩騰"人族群:對阿拉善地區蒙古族穆斯林群體的初步田野調查報告 / 馬平 | 311 |
| 在中國認知亞瑟兒⋅十娃子的詩歌 / 穆罕默德⋅伊瑪佐夫 | 320 |
| 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東幹族文化:外國學者們學術研究課題 / 拉希德⋅尤素波夫 | 325 |
| 東干、東干語及東干學研究 / 胡振華 | 328 |
| 東干語中的元明清白話詞語 / 林濤 | 333 |
| 關於劃分東干語方言的幾個名稱問題 / 海峰 | 355 |
| 海外回族報刊及其文化適應:以中亞東干族為例 / 吳清芳 | 357 |
| 二十世紀河州經堂教育的兩次重大突破 / 丁士仁 | 364 |
| 探索中的多元文化一體教育模式:以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模式現狀為個案 / 馬東平 | 370 |
| 經堂語氣及其相關問題 / 韓中義 | 377 |
| 關於回族女性教育指導者的考察:公辦教育及宗教教育的比較與探討 / 新保敦子 | 386 |
| 公辦教育和非公辦教育中的性別與女性的發展:一項關於伊斯蘭女學的問卷調查分析 / 松本真澄著, 王冬梅譯 | 392 |
| 從清真女學的興起談回族婦女的文化自覺:以寧夏同心縣城區女學為個案 / 馬燕 | 401 |
| 泰國的鄭和後裔 / 姚繼德 | 406 |
| 東印度群島的華裔穆斯林 / 孫振玉 | 414 |
| 關於賽典赤⋅贍思丁身世事蹟的碑誌譜牒 / 馬經 | 429 |
| 馬注的家世及生平 / 劉玉釗 | 435 |
| 虔信垂範德學昭遠:哈德成大阿洪史跡述略 / 丁克家 | 448 |
| 馬良駿先生及其<考證回教歷史> / 王平 | 456 |
| 傅統先及其<中國回教史> / 王伏平 | 463 |
| 馬汝鄴先生事略 / 丁萬錄, 陳紅梅 | 468 |
| 回族遷移與生態氣候變遷 / 馬惠蘭, 李仁 | 473 |
| 當代中國穆斯林網路傳媒研究 / 趙國軍 | 478 |
| 回族史永恆的光輝:紀念杜文秀起義150周年 / 馬穎生 | 491 |
| 中國共產黨在紅軍長征中的回族政策及其偉大實踐:為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而作 / 周瑞海 | 497 |
| 寧夏回族伊斯蘭專案研究26年回顧 / 鍾銀梅 | 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