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之肯定者最終的奇跡:聞一多殉難的文化意義解讀 / 黃曼君, 梁笑梅 | 20 |
| | 聞一多文化愛國主義話語的追溯 / Perrin Viviane Wenqian | 31 |
| | 書信中所呈現的聞一多人格 / 陳國恩 | 48 |
| | 詩作詩論及雜文與人格之多維一體的方正和圓滿 / 李樂平 | 69 |
| | 五十年代初對聞一多形想象的打造 / 陳改玲 | 80 |
| | 燃燒的"基督教精神":聞一多與基督教 / 劉慧 | 91 |
| | 21世紀視野中的聞一多 / 郭小聰 | 102 |
| | "清華中國文學系的柱石":聞一多與大學教育 / 商金林 | 113 |
| | 聞一多大學教育理念的現代意蘊 / 孫紅震, 許祖華 | 125 |
| | 聞一多先生與教授職業 / 吳豔 | 136 |
| | 作為教育家的聞一多:聞一多與大學教育 / 李文平, 柳青 | 148 |
| | 中國現代文學課中聞一多教學反思 / 張文民 | 157 |
| | 聞一多與大學精神 / 盧松芳 | 166 |
| | 聞一多詩體理論的詩學來源 / 蔣登科 | 174 |
| | 聞一多幻象說與20年代新詩想象力理論 / 莫海斌 | 187 |
| | 形式意識的自覺:詩人聞一多之於當下中國新詩 / 榮光啟 | 210 |
| | 詩畫歌吟:聞一多與新詩繪畫美關係述略 / 江錫銓 | 220 |
| | 聞一多詩論"繪畫美"的淵源 / 張曉萍 | 232 |
| | 從短語節奏觀看聞一多的新詩節奏論 / 陸正蘭 | 242 |
| | 一個東方的詩魂:聞一多詩歌抒情的智性美 / 劉磊夫 | 251 |
| | 聞一多的象徵詩及其詩學意義 / 盧惠余 | 262 |
| | 論聞一多詩歌理論的矛盾性 / 吳矛 | 270 |
| | 小議聞一多新詩中的傳統藻繪 / 王桂妹 | 279 |
| | 聞一多與新文學圖像藝術:以<<死水>>為例 / 黃薇 | 287 |
| | <<葡萄牙人商籟體>>原文與漢譯的文本分析 / 于啟宏 | 296 |
| | 濟慈對聞一多詩學理論的影響 / 陳莉萍 | 308 |
| | 論聞一多,梁實秋的早期新詩批評 / 伍明春 | 319 |
| | 從聞一多的詩歌美學說到新詩的前途 / 何佩則 | 328 |
| | 聞一多愛情詩的文化思考 / 鄭守江 | 334 |
| | 聞一多與中國現代學術文化 / 劉殿祥 | 346 |
| | 論聞一多詩歌中的文化心理裂變 / 楊永明 | 357 |
| | 詩人聞一多對戲劇關注與貢獻 / 黃忠來, 楊迎平 | 366 |
| | 聞一多與中國現代戲劇 / 陳國和 | 377 |
| | 電影是不是藝術?:聞一多論電影 / 張吉兵 | 387 |
| | 近二十年"聞一多與戲劇"研究綜述 / 俞春玲 | 393 |
| | 試循聞一多之路探索<<周易>>:<<左傳>><<國語>>引<<易>>情況掇拾 / 李爾重 | 403 |
| | 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聞一多古代文學研究方法給我們的啟示 / 鄧喬彬, 趙曉嵐 | 417 |
| | 聞一多的<<楚辭>>研究 / 袁千正 | 433 |
| | 聞一多屈原解讀與政治文化心態的轉變 / 鄒福清 | 453 |
| | 千古文章未盡才:論聞一多的<<莊子>>研究 / 劉保昌 | 463 |
| | 聞一多論儒與道 / 李思樂 | 473 |
| | 論聞一多的儒者心態 / 余芳 | 481 |
| | 拆解與重構的焦慮:以<<古瓦集>>和<<二月廬漫記>>系列為中心 / 胡朝雯 | 489 |
| | 聞一多文化思考的出發點:<<論振興國學>> / 徐茜 | 498 |
| | 美國對李公樸聞一多被刺事件的反應與對策 / 聞黎明 | 507 |
| | 西南聯大留學生營造的校園氛圍與民主鬥士聞一多的出現 / 周棉 | 522 |
| | 聞一多的新聞實踐與新聞理論 / 徐希平 | 535 |
| | 激情,理性,成熟與聞一多:<<血色聞一多>>中的聞一多初探 / 聞立雕 | 545 |
| | 政治理性與美學理念的矛盾交織:對於聞一多選編<<現代詩鈔>>的辨詰 / 易彬 | 559 |
| | 論<<最後一次的講演>>的版本變遷 / 莊桂成 | 571 |
| | 聞一多精神的教育資源作用 / 龔成俊, 朱興中, 王詠 | 583 |
| | 聞一多先生壯烈犧牲六十周年祭 / 何佩剛 | 590 |
| | 黎智同志與新編的<<聞一多全集>> / 孫黨伯 | 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