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畫面 | 輔助說明 | 重新查詢 | English Mode
|
中研院圖書館首頁
|
|
|
館藏地 | 索書號 | 處理狀態 | OPAC 訊息 | 條碼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927.221 404 | 在架上 | 30550112511660 | |
傅斯年圖書館大陸圖書區 | S 927.2208 5352 v.6 | 在架上 | 30530110937786 |
淮河文化綜合研究 | ||||||
古代淮河多種稱謂問題研究 / 安徽省會社科聯課題組 | 3 | |||||
蚌埠涂山廟會"泥娃娃"的藝術特徵及其民俗現象研究 / 胡飛 | 22 | |||||
道家自然觀在蚌埠發展中的現實意義淺深 / 朱家席 | 26 | |||||
淮河流域傳統節慶民俗的演變與傳承 / 郭學東 | 34 | |||||
花鼓燈藝術研究與保護芻議 / 馬曉, 洪光 | 43 | |||||
近二十年來大禹神話研究現狀分析 / 李艷潔 | 50 | |||||
略談目前淮河流域經濟史研究中存在的一個問題 / 王開隊 | 59 | |||||
鳳陽鑼鼓與鑼鼓曲譜初探 / 孫祥寬 | 65 | |||||
古泗水的變遷及其對流域社會的影響 / 孫天勝, 汪騰 | 71 | |||||
劉安對屈原評價的兩重特點及其在漢代的影響 / 王啓敏 | 81 | |||||
明初鳳陽移民文學述論 / 陳傳萬, 陳田田 | 90 | |||||
潁上楊湖方言名詞詞匯特點舉要 / 鄭瀟瀟 | 96 | |||||
關於花鼓燈藝術的文化內涵 / 陳德琥 | 112 | |||||
茅仙洞宗教文化淵源及其對沿淮民俗文化的影響 / 周文龍 | 120 | |||||
魏晉嵇氏家族文化特徵論 / 孫亞軍 | 128 | |||||
淮河文化研究成果的統計帶給我們的收獲和思考 / 楊業豐, 鄭士成 | 135 | |||||
援琴鳴弦 各擅勝場 / 鄭虹霓 | 145 | |||||
災荒對明清皖北文化的影響 / 周運中 | 153 | |||||
在華夷與南北之間 / 胡阿祥, 張文華 | 164 | |||||
莊子自然觀探析 / 張邦建 | 170 | |||||
皖北回族女性宗教信仰現狀調查 / 王申紅 | 178 | |||||
淮河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 ||||||
合淮同城化的緣起、趨勢及其文化意義 / 程必定 | 191 | |||||
明清時期淮河南下入江與周邊環境演變 / 盧勇, 王思明 | 195 | |||||
元代淮河流域商業的發展 / 張金銑 | 204 | |||||
皖北地區政治文化的生態學考察 / 安徽省會社科聯課題組 | 210 | |||||
清代漕河運道述略 / 袁飛 | 222 | |||||
小議制約元代河南江北行省农业发展的兩大因素 / 馬彩霞, 袁飛, 朱光耀 | ||||||
後周南唐壽州之戰述評 / 朱寅 | 241 | |||||
民國時期皖西茶業的改良 / 朱正業 | 247 | |||||
政府決策與淮河問題的產生 / 吳海濤 | 255 | |||||
民國初年皖北地區的賑災工作 / 李強 | 259 | |||||
歷史文獻記錄的淮河流域氣候變遷 / 曾承, 吳海濤 | 267 | |||||
淮河流域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策研究 / 萬倫來, 胡志華 | 274 | |||||
歷史時鑑: 明清安徽江淮地區社會經濟開發述論 / 陸發春 | 280 | |||||
淮河文化與歷史人物研究 | ||||||
孫家鼎對中國近代教育的貢獻及其啟示 / 李孔文 | 289 | |||||
影響李鴻章命運的幾個人物 / 劉學慧 | 294 | |||||
"淮南王現象"對明代政治的影響 / 孫友虎 | 302 | |||||
倪嗣沖與民初安徽經濟 / 郭從杰 | 309 | |||||
倪嗣沖與民初安徽匪患治理 / 梁家貴 | 320 | |||||
引江濟巢 開通巢淮 構建江淮巢新體系 / 周懷寧, 米家芹 | 328 | |||||
淮河文化與歷史遺存研究 | ||||||
<淮南子・齊俗訓>的主要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李耀 | 341 | |||||
蚌埠雙墩1號墓葬土偶文化現象初探 / 章建生 | 346 | |||||
淮河中游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石器的演變所反映的人地關係 / 朱光耀 | 353 | |||||
從考古發掘資料蠡測大禹在安徽蚌埠這片古老土地上的蹤跡 / 趙蘭會 | 363 | |||||
<永樂大典>中五部"鳳陽"方志的編修時間 / 蒲霞 | 373 | |||||
<淮南子>藝術管窺 / 董小改 | 379 | |||||
論<淮南子>道勝思想與啟示 / 王碩民 | 384 | |||||
雙墩遺址地面房屋建築刻畫符號解析 / 徐大立 | 391 | |||||
<淮南子>中的情感論音樂美學思想淺釋 / 張良寶 | 401 | |||||
"四藝"紋刻畫彩釉陶盆與"界首彩陶燒制技藝"的歷史淵源 / 趙冰 | 408 |
|
主畫面 | 輔助說明 | English Mod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