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 伦理学原理 | |
| | 道德中心問題的科學解決 / 唐凱麟 | 1 |
| | 時代道德哲學的根本問題 / 彭定光 | 9 |
| | 道德正義和法律正義 / 楊方 | 19 |
| | 論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 / 唐凱麟,曹剛 | 32 |
| | 政治民主化是道德進步的制度保證 / 唐凱麟,任建東 | 46 |
| | 當代新技術革命的倫理意蘊 / 唐凱麟 | 58 |
| | 科教興國與道德進步 / 唐凱麟,戴木才 | 65 |
| | 道德進步與歷史決定論 / 盧風 | 87 |
| | 論道德轉型 / 張懷承 | 97 |
| | 市場經濟:法治經濟抑或道德經濟 / 盧風,陳小兵 | 108 |
| | 論市場經濟與道德的關係 / 118 | |
| | 論商品生產的倫理二重性 / 唐凱麟 | 129 |
| | 市場經濟、人文價值、時代主旋律 / 唐凱麟 | 143 |
| | 試論經濟體制轉軌和職業價值觀的合理調適 / 唐凱麟,李培超 | 150 |
| | 享樂主義、經濟主義與精神文明 / 盧風 | 155 |
| | 論社會主義道義精神 / 王澤應 | 168 |
| | 談社會主義義利觀的本質要求 / 王澤應 | 180 |
| | 論社會主義義利觀的本質內涵 / 王澤應 | 183 |
| | 社會主義的利益協調論 / 王澤應 | 197 |
| | 當代中國"利益之辨"論析 / 李培超 | 211 |
| | 堅持批判繼承和超越創新的統一 / 唐凱麟 | 222 |
| | 論建設跨世紀中國現代倫理文化的價值定位 / 唐凱麟,王澤應 | 233 |
| | 試論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整合力量和價值動因 / 唐凱麟 | 245 |
| | 論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為民服務 / 唐凱麟 | 251 |
| | 為民服務與市場經濟 / 唐凱麟 | 269 |
| | 論集體利益的內涵及其意義 / 彭定光 | 274 |
| | 中國人群己價值取向的制約因素 / 彭定光 | 285 |
| | 當前我國個人主義現象存在的條件 / 彭定光 | 299 |
| | 論幸福 / 唐凱麟 | 310 |
| | 要崇尚氣節 / 唐凱麟 | 319 |
| | 重讀馬克思 / 唐凱麟 | 324 |
| | 論道德認知 / 易法建 | 340 |
| | 論道德內化 / 易法建 | 349 |
| | 普遍倫理的三重障礙 / 盧風 | 359 |
| | 論辨、理性、良知 / 盧風 | 366 |
| | 道德的超越性和審美的超越性 / 楊方 | 375 |
| | 道德評估的理論前提 / 楊方 | 385 |
| | 道德問題的文化視野和結構重構 / 鄧安慶 | 390 |
| | 道德的形而上與形而下之惑 / 李培超 | 393 |
| | 我國價值哲學研究的危機與出路 / 鄧安慶 | 406 |
| | 論價值哲學的本體論問題 / 鄧安慶 | 418 |
| | 哲學的人生功能 / 楊方 | 427 |
| | 關於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理論思考 / 李培超 | 438 |
| | 關於當前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理論思考 / 李培超,張金輝 | 444 |
| | 人生決策探論 / 彭定光 | 451 |
中卷 | 中外伦理思想史 | |
| | 論正確對待中國傳統道德文化 / 唐凱麟 | 463 |
| | 對待傳統文化的主體審思 / 唐凱麟 | 468 |
| | 試論中國傳統文化三教互補的倫理精神 / 張懷承 | 481 |
| | 論中國文化的世俗化問題 / 鄧名瑛 | 497 |
| | 衝突、契合、互補優化 / 唐凱麟,羅能生 | 509 |
| | 論儒家的忠恕之道 / 唐凱麟 | 524 |
| | 儒學的再生是否可能 / 唐凱麟,曹剛 | 540 |
| | 世紀之交儒學評價範式及立場的檢討 / 唐凱麟,曹剛 | 554 |
| | 傳統儒商精神與現代中國市場理性建構 / 唐凱麟,羅能生 | 567 |
| | 儒家倫理教育的現代價值 / 王澤應 | 578 |
| |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唐凱麟 | 594 |
| | 論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基本特徵 / 王澤應 | 601 |
| | 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傳統的形成與發展 / 張懷承 | 610 |
| | 略論中國近代愛國主義 / 鄧名瑛 | 631 |
| | 簡論禪定在佛教道德修養中的意義 / 張懷承 | 638 |
| | 朱舜水道德論 / 張懷承 | 651 |
| | 劉宗周性體周流思想簡介 / 張懷承 | 663 |
| | 論王夫之關於人的價值學說 / 王澤應 | 676 |
| | 關於"哲學啟蒙"的思考 / 鄧名瑛 | 691 |
| | 中國明清時期倫理思潮的早期啟蒙性質論綱 / 唐凱麟 | 703 |
| | 略論中國傳統倫理道德近代轉型的實質 / 張懷承 | 708 |
| | 論近代公理對傳統天理的批判與超越 / 張懷承 | 719 |
| | 天欲與人理:近代人性論對傳統人性論的批判與改造 / 張懷承 | 719 |
| | 簡論中國近代道德對古代人性論的超越 / 張懷承 | 745 |
| | 論中國近代倫理道德轉型的理論意義和歷史局限 / 張懷承 | 760 |
| | 論近代人道主義對古代人道思想的超越 / 張懷承 | 774 |
| | 論道家倫理思想的基本特徵 / 王澤應 | 785 |
| | 論道家政治倫理的合理因素 / 王澤應 | 801 |
| | 道家生態倫理的現代價值 / 王澤應 | 818 |
| | 漢代道家的義利學說 / 王澤應 | 854 |
| | 世紀之交的倫理省思 / 唐凱麟,王澤應 | 864 |
| | 二十世紀中國三大倫理思潮 / 唐凱麟,王澤應 | 875 |
| | 20世紀中國倫理學研究及其歷史啟示 / 唐凱麟,王澤應 | 890 |
| | 毛澤東倫理思想新探 / 唐凱麟,王澤應 | 905 |
| | 鄧小平倫理思想新探 / 王澤應,唐凱麟 | 918 |
| | 北大倫理學研究的優良傳統 / 王澤應,雷希 | 931 |
| | 中國倫理學研究回眸 / 王澤應 | 945 |
| | 西方傳統義利學說的總結與評價 / 王澤應 | 949 |
| | 人類文明的出路 / 盧風,陳小兵 | 967 |
| | 資本主義文化研究論綱 / 盧風 | 980 |
| | 科學、人道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 / 盧風 | 991 |
| | 人道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與主體主義 / 盧風 | 1003 |
| | 西方倫理文化對當代中國倫理文化建設的三重啟示 / 楊方 | 1013 |
| | 接納西方倫理文化的應有觀點 / 楊方 | 1029 |
| | 西方倫理文化的基本精神 / 楊方 | 1050 |
| | 西方倫理思想與西方社會道德現象的互動關係 / 楊方 | 1058 |
| | 薩特:從自由的神話到自由的悲劇 / 楊方 | 1065 |
| | 現代性的維度:施萊爾馬赫思想的意義和影響 / 鄧安慶 | 1080 |
| | 工業文明:困境與出路 / 彭定光 | 1097 |
| | 西方道德危機的價值根源 / 彭定光 | 1110 |
下卷 | 应用伦理学 | |
| | 關於經濟倫理學研究的幾個問題 / 王澤應,鄭根成 | 1119 |
| | 論市場經濟倫理的生成與構成 / 王澤應 | 1133 |
| | 市場經濟道德的二重性 / 彭定光 | 1144 |
| | 論當代中國市場理性的建構 / 唐凱麟,羅能生 | 1156 |
| | 論道德資本要素對市場經濟低效困境的化解 / 王澤應 | 1169 |
| | 消費道德的本質和類型 / 王澤應 | 1180 |
| | 認識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的應有視角 / 王澤應 | 1191 |
| | 論東亞地區經濟發展的倫理動因 / 王澤應 | 1198 |
| | 儒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 / 王澤應 | 1213 |
| | 從倫理學的角度看公平 / 王澤應 | 1230 |
| | 計劃經濟倫理化的價值預設和歷史命運 / 彭定光 | 1234 |
| | 論"合理消費"的倫理意蘊 / 李培超 | 1247 |
| |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之經濟正義的體現 / 彭定光 | 1253 |
| | 信念、信心與信用 / 劉湘溶,劉云波 | 1264 |
| | "經濟人"與制度正義初探 / 陳澤亞,劉湘溶 | 1277 |
| | 加快高新科技的產業化進程積極迎接跨世紀的挑戰 / 劉湘溶 | 1284 |
| | 論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經濟發展戰略思想的創造性運用 / 劉湘溶,周發源,鄭升 | 1292 |
| | 作為生態倫理的正義觀 / 劉湘溶,曾建平 | 1309 |
| | 21世紀德育新課題:生態道德教育 / 劉湘溶,戴木才 | 1324 |
| | 人類共同利益:生態倫理學必須高揚的旗幟 / 劉湘溶,曾建平 | 1337 |
| | 關於生態倫理學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 李培超 | 1349 |
| | "綠化"生存與發展的規則:生態倫理學對中國現代化建設意義的探究 / 李培超 | 1356 |
| | 自然與人文的和解:關於生態倫理學的理論性質 / 李培超 | 1369 |
| | 論自然價值:對一個生態倫理學概念的辨析 / 李培超 | 1379 |
| | 論"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學基礎 / 劉湘溶,李培超 | 1389 |
| | 人與自然關係的解決方式 / 劉湘溶,任建東 | 1400 |
| | 應走進還是走出"人類中心主義" / 李培超 | 1409 |
| | 論環境倫理教育 / 劉湘溶 | 1419 |
| | 論自然權利 / 劉湘溶,李培超 | 1431 |
| | 人文素質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 / 楊方 | 1443 |
| | 試論大學的文化素質教育 / 劉湘溶 | 1471 |
| | 法律價值論 / 鄧安慶 | 1480 |
| | 康德法律哲學初探 / 鄧安慶 | 1493 |
| | 大學生集群心理及其行為初探 / 易法建 | 1503 |
| | 略論女性的自愛意識 / 李桂梅 | 1516 |
| | 女性的自愛意識與道德素質 / 李桂梅 | 1521 |
| | 試論當今中國婚姻家庭嬗變的特點 / 李桂梅 | 1529 |
| | 試論當今中國婚姻家庭中的衝突及調適 / 李桂梅 | 1536 |
| | 試論中國傳統婚姻習俗的文話內涵 / 李桂梅 | 1544 |
| | 中國家庭文化的變化趨勢及思考 / 李桂梅 | 1554 |
| | 論科技倫理意識 / 李桂梅 | 1564 |
| | 三代領導集體的科普思想與我國科普實踐 / 顏青山 | 1576 |
| | 實在論的價值基礎 / 顏青山 | 1591 |
| | 論自然化及其難題 / 顏青山 | 1598 |
| | 對知識的倫理學反思 / 顏青山 | 1611 |
| | 為什麼摩爾根沒有想到? / 顏青山 | 1631 |
| | 達爾文醫學與中醫學 / 顏青山,歐倩 | 1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