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畫面 | 輔助說明 | 重新查詢 | English Mode
|
中研院圖書館首頁
|
館藏地 | 索書號 | 處理狀態 | OPAC 訊息 | 條碼 |
---|---|---|---|---|
文哲所圖書館 | 552.07 8974 v.1 | 在架上 | 30580002117922 | |
人社中心 | 552.07 2710 v.1 | 在架上 | 30560300857585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1 | 在架上 | 30550111963524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2 | 在架上 | 30550112105778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3 | 在架上 | 30550112173636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4 | 在架上 | 30550112275712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5 | 在架上 | 30550112476963 |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6 | 在架上 | - | 30550112676877 |
近史所郭廷以圖書館 | 332.07 304.1 v.7 | 在架上 | - | 30550112772023 |
傅斯年圖書館大陸圖書區 | S 332.07 3043 v.1 | 在架上 | 30530105602627 |
05-14-2015 已為 傅斯年圖書館 訂購 1 本. |
第二輯 | ||||||
紀念費孝通先生 | ||||||
江村農民:20世紀30年代日常生活舉證 / 費孝通 | 5 | |||||
"文化轉型為何如此費精神?"費孝通先生留下的一個話題 / 張冠生 | 15 | |||||
農民負擔 | ||||||
"養生"與"送死":漢代家庭的生活消費 / 林甘泉 | 28 | |||||
原始積累的秘密:英國佃農何以抵抗過度侵奪 / 侯建新 | 41 | |||||
關於傳統租佃制若干問題商榷 / 秦暉 | 56 | |||||
農民身份:西歐中世紀的社會認同 / 王亞平 | 75 | |||||
西歐農業稅現代化之旅 / 顧鑾齋 | 87 | |||||
農民負擔與近代國家財政體制 / 鄭起東 | 98 | |||||
艱難的小農經濟:法國農民租稅的歷史考察 / 熊芳芳 | 110 | |||||
我所親歷的陝北農村生活 / 黃敏蘭 | 121 | |||||
大眾娛樂 | ||||||
"快樂的英格蘭" / 貝內特;龍秀清譯 | 133 | |||||
狩獵.競技.飲宴:中世紀的騎士 / 倪世光 | 144 | |||||
英國節慶生活之嬗變 / 李斌 | 153 | |||||
學人訪談 | ||||||
德國日常生活史研究:格茨教授訪談 / 王亞平 | 164 | |||||
學苑擷英 | ||||||
兩個首都的比較:歷史上的北京與哥本哈根 / 利特魯普;張曉晗譯 | 171 | |||||
中西方災荒史:頻度及影響之比較 / 卜風賢 | 184 | |||||
德國農民戰爭研究的新視野 / 默里茨;王亞平譯 | 196 | |||||
鑄字的藝術:歐州印刷術與知識大眾化 / 劉景華 | 203 | |||||
隨筆札記 | ||||||
道德之貧困與刑法之酷烈:西漢末年政治風氣考 / 彭小瑜 | 217 | |||||
官場腐敗與人性論 / 張緒山 | 222 | |||||
第三輯 | ||||||
教育與社會 | ||||||
德國大學的現代化 / 李工真 | 5 | |||||
近代英國的初等教育 / 程西筠 | 16 | |||||
1560-1640年英國教育革命 / 勞倫・斯通, 劉芮編譯 | 30 | |||||
牛津大學的起源 / T.E.霍蘭德, 張曉晗編譯 | 48 | |||||
中世紀大學的社團性結構 / 李秉忠 | 59 | |||||
拜占庭的學校與教育 / 徐家玲 | 69 | |||||
皇權與書院:君主的舉措及其動機 / 朱漢民, 肖永明 | 79 | |||||
大學史上的羅家倫 / 張曉唯 | 91 | |||||
宗教與神話 | ||||||
中世紀早期的修道士群體 / 斯特芬・帕茨奧勒德, 王亞平譯 | 105 | |||||
古典伊斯蘭世界的宗教政治派別 / 哈全安 | 115 | |||||
伊斯蘭教與民主問題:歷史與現實的雙重透視 / 畢健康 | 124 | |||||
中世紀基督教儀式的社會功能 / 王亞平 | 138 | |||||
學苑擷英 | ||||||
人力車夫救助:以民國時期的上海為中心 / 馬陵合 | 148 | |||||
關中農村婦女分娩方式演變 / 王國紅 | 159 | |||||
狩獵者的藝術:克羅馬農人史前文化考察 / 汪國風 | 169 | |||||
隨筆與札記 | ||||||
啟蒙無止境: 中國的經驗 / 張芝聯 | 182 | |||||
感受玉龍雪山 / 老農 | 187 | |||||
學界動態 | ||||||
近10年俄羅斯史學界的蘇聯社會史研究 / 黃立茀 | 192 | |||||
西方學界關於近代早期英國婦女史的研究 / 王素平 | 199 | |||||
往事訪談 | ||||||
1958年高校大躍進 / 齊世榮 | 208 | |||||
立足學科前沿,直面社會現實-本刊舉行"經濟-社會史"專題座談會 / 劉景華, 孫立田 | 218 | |||||
第五輯 | ||||||
金融危機與應對 | ||||||
從歷史的角度看最近一輪金融危機 / 資中筠 | 5 | |||||
"金融海嘯"衝擊下的冰島 / 張敏 | 17 | |||||
南海泡泡-英國第一場金融危機的因果始末 / 徐濱 | 28 | |||||
農民與土地 | ||||||
日本的土地流轉問題 / 馮昭奎 | 43 | |||||
關於農民永久進城若干問題的思考 / 易建平 | 57 | |||||
環境與發展 | ||||||
清末內蒙古墾荒論略 / 耿曉明 | 70 | |||||
可可的起源、發展與傳播初探 / 張箭 | 86 | |||||
學苑擷英 | ||||||
我國三十年來的古文字與古代史 / 李學勤 | 95 | |||||
對資本主義起源的一些看法 / 王加丰 | 103 | |||||
大學校長陳序經的命運 / 張曉唯 | 117 | |||||
域外新論 | ||||||
世界史、全球史與歷史的全球化 / 李來福 | 128 | |||||
英格蘭、英國人與基督教世界 / 斯旺森 | 141 | |||||
"封建主義"槪念史 / 奧托布魯納 | 154 | |||||
隨筆札記 | ||||||
"儒家資本主義"論是個假命題 / 張緖山 | 165 | |||||
守護滇池的寧靜 / 老農 | 171 | |||||
學者訪談 | ||||||
權力資源理論視野下的瑞典模式-瓦爾特科爾皮教授訪談錄 / 劉軍 | 175 | |||||
學術信息 | ||||||
美國天主教會的社會經濟思想-以約翰瑞安與多夢西戴為中心 / 徐利衛 | 184 | |||||
美國經濟史與社會史主要論著評介 / 胡曉進 | 196 | |||||
第七輯 | ||||||
名著解讀 | ||||||
革命與專制權力的重建-讀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 / 李宏圖 | 5 | |||||
小議《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史學特色 / 高毅 | 20 | |||||
司法公正 | ||||||
權與法之辯-詹姆士一世與柯克之爭的歷史解讀 / 張瑋麟 | 29 | |||||
美國司法對克林頓總統性醜聞的處理方式 / 李培鋒 | 42 | |||||
民主法治與歐洲聯盟 / 姜南 | 53 | |||||
生活水平 | ||||||
英國工業革命中工人生活水平變遷 / 徐濱 | 67 | |||||
再論18世紀江南農民的消費 / 黃敬斌 | 86 | |||||
1912-1937年華北鄉村小學教師的生存狀況 / 岳紅廷 | 101 | |||||
城鎮經濟 | ||||||
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地區分工與城市發展 / 劉景華 | 118 | |||||
明清以來小城鎮的歷史變遷:以天津地區為例 / 田濤, 張曉晗 | 134 | |||||
養老與救助 | ||||||
20世紀英國養老金制度的變遷 / 唐軍 | 148 | |||||
中世紀英國對麻風病人的救治 / 陳建軍 | 158 | |||||
學苑擷英 | ||||||
竺可楨主持浙大十三年 / 張曉唯 | 166 | |||||
從君臣譬喻說君尊臣卑及其遺存 / 劉澤華 | 177 | |||||
關於冀東農村社會調查的幾個問題 / 魏宏運 | 189 | |||||
學術信息 | ||||||
國家重大招標項目"歐洲文明進程研究"開題論證會在津招開 | 194 |
|
主畫面 | 輔助說明 | English Mod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