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輯 | |
| 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 | |
| 1 | 關於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 顧海良 | 3 |
| 2 | 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定位和一般特徵:對馬克思關於未來社會論斷的再認識 / 湯在新 | 19 |
| 3 | 論剩餘價值論的現實意義 / 裴小革 | 36 |
| 4 | <<資本論>>:一般和特殊統一 / 陳俊明 | 57 |
| 5 | 馬克思解決使古典經濟學陷入絕境的兩大難題及其啟示:並論馬克思創立的科學勞動價值論在當代面臨的難題及其解決 / 王元璋 | 71 |
| 6 | "馬克思模型"的各種性質和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的本源性 / 山下裕步, 大西廣, 茹仙古麗⋅吾甫爾 | 94 |
| 西方經濟思想史 | |
| 7 | 經濟思想的歷史:經濟思想創新的源泉 / 蔣自強, 張旭昆 | 109 |
| 8 | 魁奈和法國重農主義三題 / 晏智杰 | 118 |
| 9 | 關於亞當⋅斯密生產勞動理論的研究 / 錢津 | 127 |
| 10 | 新自由主義時代經濟增長的矛盾:當今美國經濟的積累與危機 / 大衛⋅科茨 | 138 |
| 11 | 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中"守舊"的"異端":評哈耶克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 / 王志偉 | 160 |
| 12 | 西方行為經濟學的歷史發展及啟示 / 喬洪武, 劉國華 | 191 |
| 13 | 增長極理論的形成與演講評述 / 李仁貴 | 209 |
| 14 | 經濟學中理性概念的發展與演變 / 吳宇暉, 馬春文, 梁海音 | 235 |
| 中國經濟思想史 | |
| 15 | 唐慶增與其<<中國經濟思想史>> / 馬濤 | 261 |
| 16 | 中國古代民營經濟思想的演化及其選擇機制 / 嚴清華, 杜長征 | 278 |
| 17 | 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的幾個問題 / 王毅武, 張婧 | 289 |
| 綜合 | |
| 18 | "十五"期間中國政治經濟學理論發展述評 / 林崗, 張宇 | 309 |
| 19 | 中國改革的新拐點:挑戰"李嘉圖定律"和"庫茲涅茨假說":兼評亨特的<<經濟思想史:一種批判性的視角>> / 顏鵬飛 | 327 |
| 第2輯 | |
| 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 | |
| | 現代政治經濟學體系研究:《馬克思經濟學邏輯體系構築學說, 西方"范式"理論與中國轉軌型政治經濟學體系的重構》 / 課題組 | 3 |
| | "個人所有制"及其過渡形式:兼評"斯大林模式"中的"公有制" / 湯在新 | 22 |
| | 市場經濟中公有資本的所有權與產權結構 / 左大培 | 32 |
| | 論馬克思唯物主義產權觀的形成 / 彭五堂 | 43 |
| | 社會公平問題:經濟理論和俄羅斯的經驗 / 希羅科拉德 | 57 |
| 西方經濟思想史 | |
| | 經濟思想史事件研究的價值和方法 / 張林 | 65 |
| | 試論阿奎那公平價格學說的理論基礎和基本維度及其現時代意義 / 段德智 | 78 |
| | 斯密著作中的經濟人假定 / 姚開建 | 96 |
| | 重農學派與中國古代重農思想異同述評及啟示 / 韋葦, 周少琰 | 120 |
| | 杜能經濟理論簡介 / 張旭昆 | 131 |
| | 貨幣經濟學:問題與爭論的歷史 / 柳欣, 于化龍 | 149 |
| | 劍橋資本爭論的發展與終結:"悖論"以及一個方法論的解釋 / 郭金興 | 168 |
| | 經濟學的兩種研究范式:實驗經濟學與行為經濟學評析 / 杜麗群 | 179 |
| | 以人為本的經濟:來自下層的其他選擇 / 羅葛特・姆沙納博士 | 188 |
| 中國經濟思想史 | |
| | 王亞南民主革命時期的經濟思想 / 葉世昌 | 199 |
| | 論中國歷史上的經濟自由思想 / 鐘祥財 | 221 |
| | 新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歷史研究概述 / 董志凱 | 237 |
| | 中國"二元經濟"的本質:對中國"傳統-現代"二元經濟模式的經濟史分析 / 石瑩, 趙昊魯 | 258 |
| 綜合 | |
| | 人類解放求索中經濟思想旅程的輝煌結晶:評程恩富主編《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五卷本)》 / 程言君 | 273 |
| | 價值價格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價值價格通論》評介兼對"與白暴力教授商榷"的商榷 / 梁泳梅 | 288 |
| | 人類超越資本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讀梅扎羅斯的《超越資本》一書 / 陳學明 | 309 |
| 第3輯 | |
| 紀念馬克思《資本論》出版140周年 | |
| | 《資本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體系的發展:紀念《資本論》發表140周年 / 衛興華, 張宇 | 3 |
| | 根本改進《資本論》的教學研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重新學習《資本論》的必要性 / 胡鈞 | 14 |
| | 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和異化勞動 / 羅納德・A・坎貝爾 | 31 |
| | 《資本論》創作過程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品質 / 張雷聲 | 37 |
| | 落後國家的社會主義:在馬克思的理論框架裡說話 / 智效和 | 51 |
| | 財產權中的分配公平問題:以剩餘價值學說作為解讀范式 / 李惠斌 | 72 |
| | 《資本論》第一卷和可持續發展 / 大衛・S・培納 | 83 |
| | 恩格斯對《資本論》第一卷的貢獻 / 梅榮政, 王衝 | 96 |
| | 馬克思制度經濟思想研究 / 顧鈺民 | 107 |
| | 馬克思的資源節約型社會理論 / 趙學增 | 125 |
| | 論分析所有制的唯物史觀科學方法: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40周年 / 何乾強 | 145 |
| | 馬克思企業管理理論與當代管理勞動探討 / 陳永志 | 163 |
| | 馬克思關於勞動與資本關係發展過程的科學論述:馬克思《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研究 / 董瑞華 | 179 |
|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發展的"社會經濟人"假定基礎 / 喬榛 | 188 |
| | 馬克思的《資本論》與現代中國的市場經濟 / 阿曼・巴格多亞 | 202 |
| 經濟思想史、經濟史 | |
| | 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危機與中國經濟學的自主創辦 / 賈根良, 徐尚 | 219 |
| | 當代西方經濟正義理論研究 / 柳平生 | 237 |
| | 經濟學方法論在近代中國的發展:20世紀20~40年代對經濟學方法論的引進和討論 / 王昉 | 259 |
| | 列寧帝國主義論中的三條線索 / 宋朝龍 | 273 |
| | 國民政府時期農業保險合作思想與實踐 / 朱華雄, 王藝 | 286 |
| | 英國海外火險委員會考証:中英近代保險關係史研究 / 顏鵬飛 | 299 |
| | "雙二元結構"條件下的經濟發展模式:以浙江省杭州市為例 / 史晉川, 白小虎 | 312 |
| 綜述 | |
| | 國際發展經濟學的奠基人:張培剛教授 / 何煉成 | 331 |
| | 制度創新的基點:體制結構的類型轉換 / 潘峰, 周樹民, 賀賓 | 338 |
| | 西方《資本論》研究現況"馬克思《資本論》及其手稿在當代的實踐與發展"課題組 / 唐玨嵐 | 349 |
| 第4輯 | |
| 產權、所有權和收入分配專題 | |
| | 勞動產權理論述要 / 吳宇暉, 張嘉昕 | 3 |
| | 產權理論的不同視野及發展趨勢 / 張建君 | 23 |
| | 西方分享經濟理論的產生與發展 / 李炳炎, 牛政科 | 34 |
| | 論威克斯蒂德收入分配理論的歷史地位 / 張旭昆, 路婉婷 | 71 |
| | 從現代產權經濟學角度探討出租車經營權的歸屬與配置 / 周學東 | 84 |
| | 企業所有權與公司治理:基於一般性分析框架的對話與引申 / 胡樂明, 劉剛 | 99 |
| | 馬克思和恩格斯分配理論在當代中國的新發展 / 李楠 | 119 |
| | 政治資本會影響個人收入嗎 / 劉和旺, 王宇鋒 | 134 |
| 保險和社會保障專題 | |
| | 醫療衛生制度演化和經濟學理論創新 / 李玲, 江宇 | 151 |
| | 從國家--單位保障制走向國家--社會保障制:近30年來中國社會保障政革與制度變遷 / 鄭功成 | 165 |
| | 中國特色保險業與泰康人壽發展簡史:把握改革開放歷史機遇、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 陳東升 | 191 |
| 經濟思想史、經濟史 | |
| |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與未來發展的任務 / 周天勇 | 201 |
| | 中國法律經濟學研究的"外國化"與"本國化"問題 / 周林彬 | 218 |
| | 陸大道的點軸系統理論及其拓展與應用研究:一個文獻述評 / 吳傳清, 李群峰 | 236 |
| | 吳景超的產業經濟思想述評 / 孫智君 | 257 |
| | 國外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新動向 / 朱鐘棣 | 270 |
| | 中法近代重農思想比較 / 顏鵬飛, 李鐵強 | 286 |
| | 跨越國界的市民社會: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市場和市民社會 / 八木紀一郎 | 304 |
| 綜述 | |
| | 大師風範 大愛情懷: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譚崇台先生學術思想 / 王愛君 | 325 |
| | 超越資本主義的美國:一道為自由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準備的社會主義炖菜 / 伯爾特・奧爾曼 | 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