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環境模擬與應用 | |
| | 三峽水庫"水華"預測 / 李崇明等 | 3 |
| | 河灘人工濕地對河流洪水位影響的數值模擬研究 / 張娜,武周虎 | 14 |
| | 閩江下游河道一維動態水質模擬 / 劉梅冰,陳興偉 | 20 |
| | 南水北調南四湖下級湖水流水質數值模擬 / 焦義坤,武周虎,孫麗鳳 | 26 |
| | 南水北調東線東平湖大汶河口污染混合區數值模擬研究 / 夏存娟,武周虎 | 32 |
| | 洋山港海域垂向二維水流數值模擬 / 周瑋,孔令雙,余斌 | 39 |
| | 人工調控河道納污能力計算研究-以太湖流域望虞河為例 / 翟淑華,張紅舉 | 46 |
| | 北大港水庫水質模擬及分析 / 郭磊等 | 53 |
| | 土壤滲濾處理系統的水力負荷模擬研究 / 尹海龍等 | 61 |
| | 錢塘江河口水流水質模型研究 / 朱軍政 | 68 |
| | 取水口高程對過渡型水庫水溫分布結構影響的研究 / 郝紅升等 | 75 |
| | 季節性封凍水庫水溫預測模型 / 趙再興等 | 82 |
| | 多層取水叠梁門方案對穩定分層水庫水溫結構的預測研究 / 梁瑞峰等 | 90 |
| | 南通天生港電廠溫排水叠加影響範圍數值模擬 / 楊國勝,劉昭偉,葉閩 | 97 |
| | 三峽水庫蓄水初期近壩區水溫分布特性分析 / 江春波等 | 103 |
| | 灘坑水電站水溫數值模擬 / 楊芳麗等 | 110 |
| | 連續彎道平面二維溫排水的數值模擬 / 何書琴,槐文信,曾玉紅 | 117 |
| | 長江黃石段溫排水影響區域的叠加效應分析 / 劉昭偉等 | 123 |
| | 黃浦江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預警預報系統 / 姜衛星等 | 131 |
| | 流體力學方法在水處理設施優化設計中的應用 / 羅麟 | 137 |
| | 氧化溝的環境水力學問題 / 李玲,陸豪 | 143 |
| | 水質預測的人工神經網絡方法綜述 / 付健,陳永燦,劉昭偉 | 148 |
| 水環境機理試驗與評價方法 | |
| | 淺海中海水淡化高鹽度尾液排放的試驗研究 / 邵冬冬,羅永強 | 159 |
| | 旋轉水射流沖擊壓強的實驗分析 / 胡鶴鳴等 | 167 |
| | 三峽水庫上游入庫污染負荷背景值研究 / 黃真理 | 177 |
| | 長江寸灘斷面以上流域輸入三峽庫區非點源氮磷負荷研究 / 梁常德等 | 184 |
| | 三峽庫區懸移質泥沙對磷的吸附解吸研究 / 王曉青等 | 191 |
| | 三峽庫區消落區土壤磷釋放源區的識別 / 賈海燕等 | 203 |
| | 利用水生植物淨化水體懸浮泥沙的初步研究 / 郭長城等 | 210 |
| | 非淹沒剛性植物的阻流特性 / 吳福生 | 215 |
| | 五種植物在污水生物處理中的應用 / 黃鈺鈴,嚴靜,紀道斌 | 223 |
| | 西藏高寒地區引水渠道冰花生消過程原型觀測研究 / 陳明千等 | 227 |
| | 厭/缺氧水體水質反應過程室內試驗研究 / 張海平,薛晗,朱宜平 | 232 |
| | 淀山湖葉綠素a的高光譜遙感監測研究 / 宋玲玲等 | 237 |
| | 擾動對共培養條件下微囊藻生長的影響 / 王珂,高光,陳大慶 | 244 |
| | 超高頻雷達提取河水表面流 / 王才軍等 | 251 |
| | 鑒江流域水資源數量與質量聯合評價 / 王渺林,夏軍,朱輝 | 259 |
| | 重慶市主城區江段天然河床泥沙污染評價 / 劉勝等 | 264 |
| | W值水質評價法的改進與應用 / 藍琳,謝洪章,陳興偉 | 270 |
| | 烏梁素海人居環境用水損害評價 / 郝偉罡等 | 274 |
| | 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查詢分析子系統的實現 / 馬新輝等 | 280 |
| | 流域侵蝕產沙模型與農業面源污染模型研究述評 / 李娟等 | 285 |
| | 水體中泥沙對有機物的吸附作用研究進展 / 于敏,張海平,朱宜平 | 291 |
| | 人工濕地系統中氮磷去除機理的研究進展 / 唐峰,陳季華 | 296 |
| | 湖泊富營養化模型及評價方法研究進展 / 姜雅萍,馬宗仁 | 303 |
| 水污染防治與水資源保護 | |
| | 湖灣水環境改善對策研究 / 馬巍等 | 315 |
| | 河流水污染損失補償的理論模型 / 禹雪中等 | 323 |
| | 重慶市"禁磷"績效評估 / 闞平等 | 329 |
| | 對流域規劃三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 余富基 | 337 |
| | 長江流域水質型缺水態勢及節水思路初探 / 雷俊山,葉閩 | 345 |
| | 滄州市生態與環境修復水資源保障綜合措施研究 / 王長明 | 352 |
| | 邢臺百泉岩溶地下水系統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研究 / 喬光建,張登杰 | 361 |
| | 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水污染防治研究 / 朱順初,楊智 | 369 |
| | 黑河下游額濟納綠洲生態環境恢復方案研究 / 羅玉麗,姜丙洲,王自英 | 374 |
| | 天津雨洪水資源利用對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 周潮洪,劉紅艷 | 382 |
| | 南四湖行洪問題分析 / 屈璞 | 389 |
| | 漢陽四湖水環境修復技術研究 / 魏小華,雒文生 | 393 |
| | 湖泊富營養化治理與環保生態產業開發 / 馮忠民,陳雲槐,求丹 | 400 |
| | 我國水資源保護與管理中若干科技需求探討 / 王尚玉,廖文根 | 405 |
| 河流健康與生態水力學 | |
| | 論河流保護與修復的生態目標 / 彭靜,李翀,徐天寶 | 415 |
| | 葛洲壩水利工程對長江中游生態水文特徵的影響 / 徐天寶,彭靜,李翀 | 423 |
| | 宜昌站1900-2004年生態水文特徵變化 / 李翀等 | 430 |
| | 雅礱江錦屏二級水電站減水河段生態需水量研究 / 李玉蓉等 | 439 |
| | 基於遙感信息的流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以大寧河流域為例 / 吳炳方,羅治敏 | 446 |
| | 健康長江的評價指標體系初探 / 王孟等 | 453 |
| | 三峽水庫建設前後庫區10年土地覆蓋變化 / 張磊等 | 459 |
| | 基於IFIM方法的黃柏河生態需水量計算 / 時曉燕,劉德富 | 468 |
| | WEAP模型及其在黃柏河流域需水管理中的應用 / 黃鈺鈴,田芳豔,劉德富 | 473 |
| | 葛洲壩至古老背江段魚類的水聲學調查 / 張慧杰等 | 481 |
| | 葛洲壩下游中華鱘產卵場地形分析 / 張輝等 | 490 |
| | 再論生態水工學 / 劉德富,黃鈺鈴,王從鋒 | 501 |
| | 河道開挖的生態理念與設計思路的探討 / 諸葛亦斯,紀道斌 | 507 |
| | 大壩建設對河流廊道的影響與對策探討 / 紀道斌,諸葛亦斯 | 513 |
| | 景觀生態學原理在河道生態岸堤構建中的應用-以江蘇省鎮江古運河生態岸堤為例 / 陳明曦等 | 519 |
| | 生態水文調校與流域水質管理關係淺析 / 王孟,葉閩,雷阿林 | 528 |
| | 大壩的生態負面影響及補償措施 / 高永勝等 | 534 |
| | 魚類棲息地水力學研究方法簡述 / 楊宇,喬曄 | 542 |
| | 大壩對魚類影響的生態水力學研究淺述 / 彭期冬,廖文根 | 548 |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資助項目 | |
| | 促進江湖聯繫的閘口生態調度防洪排澇風險分析 / 程衛帥,劉丹,陳進 | 557 |
| | 促進江湖聯繫的閘口調度對策及影響區管理機制 / 黃茁等 | 566 |
| | 洪湖濕地生態恢復與季節性的江湖聯繫機制探討 / 王學雷,鮑達明,寧龍梅 | 574 |
| | 聚類分析在江漢湖群典型湖泊分類中的應用 / 寧龍梅,王學雷,朱明勇 | 580 |
| | 基於層次分析法的湖泊濕地綜合功能評價-以洪湖為例 / 寧龍梅,王學雷,朱明勇 | 586 |
| | 長江湖北段鄰江湖泊功能衰退機理及修復對策研究 / 何廣水,姚仕明,范北林 | 592 |
| | 國外水電環境認證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 唐萬林,禹雪中 | 598 |
| | 漲渡湖生態漁業與小額信貸 / 李志華等 | 605 |
| | 沅水流域水電梯級開發對水生生物影響的預測 / 劉明典等 | 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