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 / 黃楠森 | 1 |
| 價值觀念的轉換-論新時期十年哲學論爭的主題 / 陳衛平, 高瑞泉 | 10 |
| 文化開放與哲學的變革 / 鄒廣文, 樊瑞平 | 17 |
| 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幾點哲學反思 / 余源培 | 24 |
| 中國需要自己的社會發展理論-對十年改革的消化與思考 / 高清海, 孟憲忠 | 32 |
| 從實踐標準的探討到實踐唯物主義的建構-十年來哲學發展的思想軌跡及其啟示 / 歐陽康 | 39 |
| 實踐的唯物主義和實踐的唯心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的比較研究 / 田心銘 | 47 |
| 隨著生活前進並指導生活前進-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堅持與發展 / 趙光武 | 57 |
| 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 何君康 | 64 |
| 論改革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特點和處理 / 雍濤 | 72 |
| 論當代中國以經濟變革為基礎的社會整體運動 / 陳晏清 | 81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問題 / 汪澍白 | 88 |
| "判決性實驗"與理論的檢驗 / 孫小禮 | 95 |
| 馬克思主義主體性原則與現實 / 李德順, 趙劍英 | 103 |
| 略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 鄭德榮, 田克勤 | 110 |
|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兩次歷史性飛躍 / 聞海 | 118 |
| 評《聯共(布)歷史簡明教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問題的正式解釋" / 姜義華 | 126 |
| 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精神文明建設的探討 / 徐昕 | 136 |
| 功利學初探 / 冒從虎 | 143 |
| 現代西方倫理思潮對我國現時代青年道德觀念的衝擊及其解釋 / 萬俊人 | 152 |
| 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道德思考 / 屠秀珍 | 162 |
| 當代大學生思想觀念探討-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深圳大學學生思想觀念的調查總結 / 高寶鈞, 陳靜 | 169 |
| 廣州等開放地區青年價值觀考察報告-價值觀念更新中的衝擊與困惑 / 謝龍, 甘葆露, 陳秉公 | 179 |
| 新時期思想工作的幾點理論思考 / 林泰 | 186 |
| 人的全面發展與思想工作改革 / 鄭永廷 | 193 |
| 論宗教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協調問題 / 楊莉 | 201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民觀念矛盾性探析 / 馮瑞芳, 祖嘉合, 王蘭媛 | 209 |
| 論加強農村基層改權的途徑 / 張厚安 | 217 |
| 現階段有關階級結構問題的思考 / 梅榮政 | 225 |
| 堅持生產力標準,開展經濟政治學的理論研究 / 劉德厚 | 233 |
| 社會主義從地域封閉到全球開放 / 楊心宇, 王春生 | 241 |
|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發展 / 鄒永賢 | 248 |
| 由國家為主體向社會為主體的飛躍 / 童星, 嚴強 | 255 |
| 改革風險與早期警報系統 / 宋林飛 | 262 |
| 論一元多線歷史發展觀 / 羅榮渠 | 269 |
| 統一分裂與中國歷史 / 葛劍雄 | 279 |
| 商品交換和市場機制的歷史考察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 龐卓恒 | 287 |
| 歷史學與現實的關係 / 胡守為, 桑兵, 林亞杰 | 294 |
| 歷史學界的思想解放應向縱深發展 / 喬幼梅, 祝明, 王學典 | 300 |
| 結構性制約與創造性轉換-大過渡中的社會轉型論綱 / 馬敏 | 306 |
| 近代中國文化抉擇的幾個問題 / 龔書鐸 | 314 |
| 社會進步的標誌與近代文化現象 / 茅家琦, 張海林, 高華 | 321 |
| 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文化研究的一個基本的方法論問題 / 錢遜 | 328 |
|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當代反思與未來發展 / 董學文 | 336 |
| 論文學的意識形態性與非意識形態性 / 王元驤 | 344 |
| 論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建設 / 葉易, 劉亞東 | 351 |
| 論新時期文學的人文主義性質 / 宋耀良 | 367 |
| 變革時代的中國當代文學 / 王慶生, 王又平 | 374 |
| 應該超越陳涌派和劉再復派 / 何國瑞 | 382 |
| 文藝作品的商品屬性與文藝事業的發展 / 王錦國 | 389 |
| 經濟改革、思維更新時代的中蘇文學-對七、八十年代中蘇文學的比較思考 / 倪蕊琴 | 398 |
| 教育本質的再認識 / 金一鳴 | 405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農村教育改革 / 游心超, 侯曉明 | 412 |
| 高等師範院校面臨的嚴峻挑戰及其對策 / 曹振怡 | 420 |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甘肅教育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同步與協調 / 王根順 | 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