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rd:   Prev Next
作者 邱仲麟 (1964-) 著
書名 黑夜與妖眚 : 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 邱仲麟著
出版項 臺北市 :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 2007
國際標準書號 (平裝)
館藏地 索書號 處理狀態 OPAC 訊息 條碼
 傅斯年圖書館閱覽室  R Chiu-J-L  2007A    館內使用    30530105243265
說明 17-69面 : 表 ; 26公分
附註 明代研究. 第十期. 抽印本
摘要:本文探討的是明代一種出現在夜間的妖怪,不具實質的形體,或如霧、或如人,或幻為動物,出現時有類似眼睛的亮光閃爍,或漂浮著火星或火球,並挾帶著細碎的聲音,且有硫磺或東西燒焦的味道。百姓受擾之餘,皮膚上常有鳥爪痕,流血或流黃水,通常會昏迷。其中,婦孺受害最大,甚至因此而死。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帶電、帶毒氣的氣體或粉塵,故造成人們的死傷。面對這一超自然的現象,人們普遍採取的是燃火把、持刀械、敲鑼打鼓、大聲喧嘩等驅趕方式;也使用石灰、潑水,及以桃枝等樹枝拍擊,而祭祀與貼符咒亦相當常見。在這段期間,由於人們夜間不敢睡覺,生活作息因此大亂,生產與經濟活動停頓,日常用品的價格隨之上漲,蠟燭、燈油等照明材料更是明顯。這種恐慌在地方上往往持續一段時間,有時甚至數個月;且隨著謠言不斷複製,恐慌的氣氛亦不斷往外擴散,甚至出現跨越數省的事例。地方官面對居民這種慌亂的情況,所採取的是尋找代罪羔羊的方式,將僧人或道士視為恐慌的製造者且加以逮捕,以此平息人們的恐慌,並遏阻謠言的一再傳播。
關鍵詞: 妖怪、恐慌、謠言、夜晚、火光、毒氣、僧人、道士
主題 妖怪 -- 中國 -- 明(1368-1644) -- 論文,講詞等 csht
Alt Title 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Record:   Prev Next